(整改進行時) 新華社南寧10月19日電(記者王軍偉)針對典型案例分析會和民主生活會中篩選出的168個“四風”案例和65個民生問題,今年8月底開始,廣西百色市平果縣以敢于啃硬骨頭、善于攻克難關的精神大力實施“典型案例突出問題整改攻堅月”活動,并建立“銷號制度”,防止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最終“爛尾”,廣大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整改帶來的顯著變化。 對于典型問題掛牌整改攻堅 2008年開始,平果縣大力探索“一鄉一業”的特色農業模式,全縣19個鄉鎮中16個取得成功,特別是葡萄、火龍果產業形成了品牌和規模優勢。但是黎明鄉的馬蹄、海城鄉的金銀花和鳳梧鄉的天冬產業失敗了,當地群眾意見很大。 “當初只考慮到金銀花的價格高,鄉政府就貿然整合土地資源,引進農業公司大規模種植。當幾百畝金銀花幾乎是一夜盛開時,農業公司傻眼了。因為金銀花采摘十分困難,一個村民一天只能摘五六斤,人工成本太高?!焙3青l鄉長曾維康說。 “黎明鄉的馬蹄產業也是如此,馬蹄是豐收了,但是勞動力成本太高,豐收不增收?!逼焦h縣委書記韋周凡說,“這背后反映了鄉鎮干部的作風問題,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縣委、縣政府在決策上也有失誤?!?/p> 韋周凡介紹,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縣委在典型案例分析會中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重點剖析,每個常委都進行反思。隨后涉農部門多次實地調研,幫助調整產業結構,目前這3個鄉已發展火龍果1200畝、桑蠶2000多畝。 “城區幼兒園入園難”“新安鎮山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落后”“村干部待遇低,工作積極性不高”……針對群眾提出的典型事例,在整改攻堅月活動中,平果縣委明確各單位“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整改要做到“五個一”,即一個典型事例、一名包案領導、一套解決方案、一塊掛牌銷號清單、一份群眾滿意度測評。 群眾的事情不能一拖再拖 為什么以如此大的決心實施“典型案例突出問題整改攻堅月”活動?韋周凡說:“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發現許多問題根子上是作風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不需要多少時間,關鍵看干部的決心和態度。既然群眾迫切需要解決,需要我們在短時間內解決,我們就不能一拖再拖。解決群眾的問題不能沒有時間表、路線圖?!?/p> 對此,平果縣要求各單位對查擺的典型事例進行研究,制定詳細的整改方案,然后統一掛牌整改,并對典型事例的內容、牽頭人、整改時限、進展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記者了解到,在攻堅月活動中,群眾反映突出的168個“四風”典型案例中,已經有126個得到整改,整改完成率75%,其余42個問題將在2015年上半年整改完成。 “掛牌銷號”杜絕“爛尾” “雖說是攻堅月,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在這一個月內解決,攻堅月是一個動員。為了保證問題都得到整改落實,我們建立了銷號制度,完成一件銷號一件,未完成的要匯報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同時強化督查督辦,對整改不上心、不研究,在整改過程中不作為的干部,一律問責?!逼焦h代縣長黃志愿說。 10月15日晚,雖然攻堅月活動已經結束,坡造鎮黨委書記黃韜霖依然來到敬村走家串戶,對還未銷號的“敬村自來水管道建成多年沒有發揮作用,群眾反映強烈”這一典型事例進行夜訪。 “之前已經夜訪好幾次了,因為白天村民要出去做工,為了能找到他們,只有晚上來?!秉S韜霖說,“之前作為扶貧項目,村里通了自來水管道,但是到每家每戶的水管資金沒有解決,群眾集資的話,又意見不統一,因為到每戶的距離不一樣。這個問題已經拖了七八年了,這次一定要解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