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活動中,云南武定縣人民醫院積極組織義診活動,方便群眾就醫。資料圖片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曹麗瓊近來有個新發現:以前到鄉鎮考察干部,聽到的都是夸贊;如今有人談“這個同志的不足之處”了?!笆侨罕娐肪€教育實踐活動讓大家放下了思想包袱?!?月1日在武定縣委,曹麗瓊告訴記者。 武定縣是一個邊疆山區縣,彝族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一半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縣里整改持續深入、用制度固化成果,走在了全省前列,邊疆彝鄉氣象一新——大吃大喝、大操大辦少了;群眾愿意找干部說事了…… 9月2日,獅山鎮矣波村黨總支書記李紹先從村委會檔案柜里翻出一份協議說:“這張紙治好了我的心病?!?/p> 原來,一家養殖企業2011年看上村里大石頭房村民小組68畝山林地,139萬元征地款都打入大石頭房賬上了,毗鄰的小石頭房村民小組卻拿出一份1982年山林“三定”的權證,說劃界不清,68畝林地里有小石頭房的一部分。小石頭房小組的信訪材料一直送到縣里,企業一施工就有村民阻攔,鬧騰了兩三年。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武定縣建立了“問題清單”制度,矣波村的矛盾拖不得了。經過縣、鎮、村三級反復做工作,最后企業同意支付給小石頭房村民15萬元作為補償款。 在問題整改中,武定縣圍繞突出問題,一件一件解決,絕不含混過關。全縣共梳理出問題751個,分5批進行了集中交辦,目前已辦結324件,其他的正在抓緊推進。 對于干部“收受紅包、插手工程、借機斂財”的“敏感問題”,武定縣進行專項整治。今年5月底,縣里162名正科級干部到州監獄接受廉政教育;6月,縣委書記、紀委書記和縣檢察院檢察長一起,對128名科級干部進行集體廉政談話。 對于群眾辦事難、文山會海、超標占房配車等突出問題,武定縣集中精力整改,截至目前,共問責了14名不作為的干部,今年上半年會議同比上一年減少兩成多,公務接待經費同比下降三成多。 對于買菜難、看病難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縣城改擴建了4個農貿市場,正新建4個農貿市場;引進一批民營醫院,并與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簽訂了幫扶協議。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武定縣還制定完善了縣委常委會議事規則、常委會重大事項集體決策等制度,將決策全過程置于“陽光”下,既提高了決策透明度,又保證了決策科學性。(記者張帆 徐元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