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保干部真心為老百姓解決困難,讓我們這些一輩子沒住過樓房的群眾也能住進樓房?!奔质∞r安縣南街老人賈和說出了農安縣拆遷戶的心里話。農安縣“縣級領導牽頭包保、縣直部門深入參與、后備干部集中攻堅”的征地拆遷模式,為群眾帶來了“就地安置”“先回遷再拆遷”“補償安置到位”等實惠。 自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啟動以來,農安縣堅持縣委常委帶頭查擺整改,從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出發,開展“下沉式”服務,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 農安縣委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縣長為副組長的整改落實領導小組,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問題整改,目前已有90%的群眾關切問題得到解決。農安縣委書記周賀說:“我們還要求全縣各鄉局及其基層單位,在9月底前,再切實辦好1至2件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受益大的好事、實事,真正使整改落實,為民解難?!?/p> 農安縣針對會館歪風、吃空餉、公款吃喝等16項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許多群眾心不平、氣不順、看不慣的不正之風得到了持續有力的整治。 農安縣還針對職能部門服務不暢、群眾辦事不便的問題開展“下沉式”服務。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農安縣衛生部門組織基層醫療巡診小分隊,為偏遠農村大病患者、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累計巡診409次。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農安縣落實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黨員干部幫扶制度、民情懇談制度等,將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清風”不斷吹進基層。 目前,全縣鄉局層面2881個問題清單中,整改完成2822個。村、社區等基層單位3190個問題清單中,已經整改完成3098個。全縣共投入資金3.1億元,新修村村通、屯屯通道路345.8公里,橋梁13座,村小學校、村級衛生所、文化活動場所等71個。群眾切實感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變化和實惠。(記者 曾毅 特約記者 任爽 通訊員 王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