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結對認親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發表時間:2013-07-05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親戚”在村里 

    盛夏,康巴大地草綠鶯飛,花燦藏鄉。

  走山路、進帳篷、入農家。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50833名公職人員與206954戶農牧民“結對認親”,他們用最直接、最真誠的方式去溫暖農牧民,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就在身邊,干部就是親人。

  雙向流動的情感,詮釋著甘孜州廣大黨員干部對黨的忠誠,浸透著全州公職人員對人民的關愛,凝結著各級各部門對事業的付出與艱辛。

  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場景,在穿山越谷的踏訪中交織著呈現……

  主動尋,不怕遠——結對認親全覆蓋

  按照鄉鎮每名干部10至12戶、縣級機關每名干部職工4至8戶、州級部門每名干部職工2至6戶要求,與農牧民結對認親不留死角。

  6月29日,剛搬進新藏房的村民劉姆激動地說:“沒有‘親戚’幫忙,恐怕一輩子也住不上這么好的房子?!?/p>

  與劉姆結對認親的干部是得榮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惠。劉姆因丈夫患病導致全家陷入貧困,一家人住在低矮潮濕的牛棚里。王惠發動家人和社會力量捐款,讓劉姆家有了建房和給老公治病的錢。其中,王惠的母親帶頭捐了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5000元錢,王惠家的親戚一共湊了3.7萬元現金。劉姆說:“城里有個親戚,是我們家的福氣!”

  結對認親孚民望。到今年6月,甘孜州委以“結對認親、同心同向、愛心幫扶、宣傳教育、共建共創和幸福工程”六大活動為主要載體的群眾工作全覆蓋活動,已開展一年,共宣傳黨的富民惠民政策135.6萬人(次);收集群眾意見3.8萬余條,解決群眾困難3.4萬余件,幫扶現金、物資(折現)4479.87萬元。

  手把手,心貼心——小事幫成大產業

  雅江縣河口鎮麻格宗村,被稱為川藏天路的起點,是美名遠播的“騎友之家”,是騎友們關注的亮點。

  麻格宗村海拔3100米,過去村民經濟來源只靠伐木、采野山菌,收入微薄,全村貧困戶過半。村委會主任阿志瑪說,是結對認親活動改變了全村人的命運。他家的親戚是河口鎮紀委書記林波,他一來就給我指了條好路。

  阿志瑪回憶,林書記給他分析說,麻格宗村村前就是318國道,背后是雅江向理塘縣攀升的中點,是騎游愛好者和旅行社游客最好的落腳點,搞旅游接待有干頭。我心里沒譜,林書記帶我到雅安參觀,幫我規劃改廚改廁,裝修客房,詳細教我怎樣接待客人,還親手示范做游客愛吃的飯菜,門上的店招牌還是林書記親手掛上去的。不久,阿志瑪的“香格子旅店”終于開張了。今年,全村在鄉干部的結對幫扶下,有30多戶人搞起了旅游接待,現已接待騎友和旅客6000多名,麻格宗村破天荒地有了旅游支柱產業。

  鄉城縣通過結對認親,組織親戚們發展高原油菜、藍莓、釀酒葡萄、核桃、藏豬、藏雞等,走上了高效特色生態農業發展道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31.9%,達到4500元。

  常牽掛,勤來往——親戚越走越親熱

  結對認親,讓甘孜的干部們實實在在多了一份牽掛,讓甘孜州的群眾感受到融融親情。

  位于康定縣城的甘孜州兒童福利院,是一個親情凝聚的地方。13歲的孤兒卓瑪對記者說:“我也有爸爸了,他是我的愛心爸爸,叫胡昌升。他經常來看我,還帶我回家吃飯,爸爸家的哥哥還給我寄來了好多學習輔導書?!焙歉首沃葜菸瘯?。

  石渠縣尼呷鎮城關二村德措、城關三村尺村卓瑪、城關五村根秋卓瑪、城關五村根呷,也有了自己的親人,親人是甘孜州州長益西達瓦。

  鄉城縣青德鄉組工干部羅佳麗是個柔婉心細的女子。5月的一天,下班后,她和黨委書記澤郎初聊天,嘆了一口氣說:“我的親戚的娃兒摔傷住院了,要花3萬多元,他家哪里拿得出這筆錢?!睗衫沙趼犝f后和羅佳麗分頭去縣民政局、紅十字會、新農合,爭取救助資金和大病統籌報銷,并發動全鄉公職人員獻愛心捐款,終于為羅佳麗的親戚籌集夠了治病款。

  在群眾餐桌上“話發展”,在房前“拉家?!?,在田間“談農事”,甘孜全州5萬多干部職工結對認親,越走越親熱,群眾稱他們是“雪中炭”,“及時雨”,海拔5000多米的理塘縣曲登鄉,牧民紛紛主動要求與干部結對,出現了“要親戚,搶親戚”的歡欣場景。(記者 劉裕國)

責任編輯:桑小婷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