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文化貿易分論壇現場。
近年來,隨著我國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對外文化貿易額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印發,文化貿易如何助力文化強國建設的議題越來越熱。
6月8日,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促進文化貿易分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展開多維度探討,建言文化貿易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從大到強
政策引領激發文化企業新動能
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從文化大國到文化強國,國際文化貿易的強勢增長正是我國實施文化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
據報道,2022年我國對外文化貿易額超過220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1%,我國文化產品進出口規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但與此同時,我國文化貿易發展仍存在短板和不足,表現為高質量供給不足、國際競爭力不強,需要以政策激發文化企業新動能?!鄙虅詹糠Q司負責人在發言中介紹,商務部服貿司正從機制和載體這兩方面推進相關工作。
一方面,強化一個機制。商務部與中宣部等多個部門共同建立了對外文化貿易工作聯系機制,統籌推進全國的文化貿易合作。另一方面,建設一批載體。商務部正積極推進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基地已成為開展對外文化貿易的重要載體,有效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
“近年來紫荊文化立足香港,內引外聯,把內地的好東西引進到港澳臺,進而帶到海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弊锨G文化集團相關負責人建議,可以利用好香港的獨特優勢,加快資源整合,讓更多具有中國標志性、符號性的產品和服務通過香港漂洋過海、走向國際市場。
從點到網
數智賦能培育文化出海新優勢
數字化時代,擁抱智能化正是促進文化貿易的重要途徑。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負責人以《只此青綠》為例介紹:“《只此青綠》演出了300多場,在劇場里觀看的觀眾人數不超過50萬。但通過人民網、央視、嗶哩嗶哩等網絡平臺,媒體傳播量超過了百億級,這是線下劇場無法比的?!?/p>
快手科技相關負責人從短視頻角度進行闡述,“短視頻可以消除語言和地域的隔閡,快速實現跨國傳播,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痹趧⒄鹂磥?,平民化視角、普通人視角更容易引發不同人的共鳴,推廣中華傳統文化。
技術創新,人才是關鍵?,F場不少嘉賓都對于文化、技術人才的緊缺頗為關注。莉莉絲游戲相關負責人提出:“希望能夠把全球頂尖的技術人才、文化人才吸引到團隊里來,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實力?!笨焓挚萍枷嚓P負責人表示,希望與更多機構、組織、智庫、高校、企業開展合作,合力助力中華文化出海。
“當下創新最重要的渠道,就是擁抱數智化?!碑敶袊c世界研究院負責人表示,希望數智賦能由點到面,做大做強,千帆競發,共同開創一個文化走出去的大航海時代。
從量到質
深化內涵創造文化產品新價值
雖然2022年我國對外文化貿易額超過2200億美元,文化產品進出口規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李嘉珊看來,我國的文化服務貿易數量和指標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文化貿易如何完成從量到質的飛躍,是我們必須回答的問題?!?/p>
五洲傳播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沒有資金不能支撐文化貿易的發展,“要讓文化企業都能賺到利潤,才能由小變大、由大變強”?!半x我國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還有12年時間,我們不要急,我們做一個12年的規劃,一步一步來,相信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干一定能行?!?/p>
雅昌文化公司負責人認為,從量變到質變,首先要做好創新。要讓世界人民買單中國文化產品,必須以客戶為核心,把我國的文化產品用世界語言進行呈現,真正讓外國人接受并喜愛。
藝之卉時尚集團(深圳)有限公司負責人也相信,自己這一代,加上下一代更多的中國設計師,大家持續發出中國聲音,用服裝設計等講好中國故事,就一定能推動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供稿:廣東省文明辦 南方日報記者 蘇國銳 鄧子良 楊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