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也是打開云南的一種方式
發表時間:2023-04-27 來源:中國文明網

其實

閱讀也是

打開云南的一種方式

在昆明老街區“文明街52號”

東方書店在鬧市區

保持著一種獨有的古樸莊重

楊崢 攝

推開書店窄窄的雕花古門

左邊整齊羅列的書架上

“云南這邊”的書籍導引標識很是醒目

本土知名作家、學者所著的

關于云南歷史文化的書籍整齊陳列


龍舟 攝

朝里走,順著樓梯來到樓上

除了可供翻閱的藏書

墻上一字排開的聞一多、汪曾祺

林語堂、朱自清等名人的照片

還有剪報、用鏡框裝裱的雜志內頁等

有年代感的老物件

當陽光從軒窗照進書屋

頭頂的吊扇不停旋轉

置身于這有限的空間

頓有時空交錯的感覺


龍舟 攝

尋訪類似東方書店這樣的文化地標

搜羅關于云南歷史文化的各類書籍

體味云南的方式是“閱讀”

閱讀使我們思接千載

與先賢、學者、名家暢談

從他們的作品中讀出堅韌,萌發思考

鏈接起云南歷史和文化的過去和未來


楊崢 攝

  (一)通過書籍感受云南的自然之美

  云南憑借良好的自然生態和氣候環境,是人們所向往的詩和遠方,這份美好也蘊藏在文學作品中。汪曾祺先生所寫的《昆明的雨》一文,從昆明的雨著墨,表達出對這個城市的懷念與喜愛——“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里的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边M入雨季,云南菌子生長成熟,汪曾祺先生寫到,“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鮮,香,很好吃?!毕噍^于視頻的圖像、導游的解說詞,來自于文學大家的隨筆顯得自然而親切,掩卷沉思,文字中所描寫的美給予人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云南的美在山川河流,是各個人文雜志取材之地?!吨袊鴩业乩怼吩鲞^“大香格里拉”專題,聚焦迪慶之美。后又出版了《中國國家地理·大橫斷專輯》,帶人們走進橫斷山的高山深谷,感受在這滇西北、川西南與藏東南的山脈間的地貌氣候,了解自然人文。

  (二)通過書籍感受云南的人文之美

  云南的人文風景名勝眾多,昆明的金殿、陸軍講武堂已成為旅游打卡點,大理古城、和順古鎮聲名遠揚、游人如織。關于云南歷史的書籍也吸引著眾多學者關注和研究。

  山一程水一程,跟著徐霞客的《滇游日記》看云南。60余萬字的《徐霞客游記》,其中《滇游日記》篇幅達25萬字,占全書總字數的40%左右。如今蜚聲海內外的一些云南旅游目的地,也曾是徐霞客筆下的“天然絕勝之地”。徐霞客在昆明游覽,從西山轉而環繞滇池后寫下了:“遙顧四圍山色,掩映重波間,青蒲偃水,高柳瀠堤,天然絕勝?!毙煜伎头褐圮氡毯?,盤桓麗江,看著依山勢而建的麗江古城,蔚為壯觀,徐霞客稱其“居廬駢集,縈坡帶谷”,足跡所至,筆觸所及,他將在麗江那段時間所感受的氣候、風光等作了記錄,讓人們從他筆下認識了明末麗江納西族聚居區的風土人情。

  如今,在麗江古城的徐霞客紀念館,瞻仰麗江木府前的徐霞客與木增雕塑,人們又重新認識徐霞客深邃的思想,并通過“重走霞客路”“霞客古道”“感悟霞客情”“品味徐霞客筆下的云南美食”等系列徐霞客主題游,重新打開這段歷史,與這位地理學家在云南留下的足跡來一場時空折疊。

  羅養儒所著的《云南掌故》中有晚清到民國期間昆明日常生活風俗、物產、飲食、蔬菜等內容記錄,翻開《云南掌故》,便如同走進了幾十年前的昆明。

  《老昆明:金馬碧雞》是于堅眼中的昆明。這里有著永不結束的金色黃昏,緩慢的日常生活,閃閃發光的蔬菜,如夢如幻,令人神往;而《建水記》以詩人對建水建筑、手藝、生活方式的觀察,寫出了建水的“好在”。


張瑪睿 攝

  云南各地文化各不相同,一些古風雅韻和市井氣息并存的小城,正是人們所向往的詩意棲居地。古今對照之間,云南的風貌風情正在現代化中悄然改變,民族特色與現代生活的風格碰撞,反映著各個城市開放包容的人文之美。

  (三)通過書籍感受云南的歷史之美

  云南是中國的邊疆,但對外開放起步不晚,這從關于茶馬古道相關的書籍可見一斑。循著騾馬深深淺淺的腳印,千千萬萬馬幫的足跡,認識茶馬古道,這不僅是一條商貿路,也是大西南地區的聯系紐帶、中國與外界溝通的一條重要通道,更是各種文化融合交匯的渠道。


俞永琪 攝

  從一二一大街走進云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這段歷史浮現眼前,依舊叫人心潮澎湃。西南聯大雖僅存續8年,但其所產生的文化影響、經典傳承卻是深遠的。在8000多學子中,就出了2位諾獎得主、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許淵沖所著的《西南聯大求學日記》,從個人求學的記錄生動描繪了西南聯大里那些孜孜以求的學生和一絲不茍的老師。不讀書無以體會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校訓以及西南聯大精神的內涵。

  最是書香能致遠。關于云南的書籍,文人墨客所記錄下來的所感所思,記錄著云南的歷史,這些著作如同一扇窗戶、一個鏡頭,讓人從不同的景深看見云南之美。文字不同于視頻圖像的具象化表達,不同于展館陳列所體現的典型意義,字里行間有宏偉壯闊的進程,有細如發絲的感受。

史海鉤沉,闡幽發微

從書籍里能看到云南的深厚歷史

從書香里能感受云南別樣的味道


龍舟 攝

(供稿:云南省文明辦 云南日報 記者 朱婧)

Scan me!
責任編輯:王 泓凱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