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2022年,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26.10億元,凈利潤8.28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167.86億元。集團出版發行《復興文庫》第一至三編,完成《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項目主體任務,實現網絡版整體上線50萬個條目,紙質版累計出版10卷。
圍繞學理化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創新文庫、國家文化公園文庫等集團統籌項目取得較大進展。全年策劃主題出版物350余種,入選國家重大評選和項目數量全國領先。有序推進《永樂大典》、敦煌文獻系統性保護整理出版工程相關工作。全年出版圖書2.02萬種,重印率67.5%,市場占有率7.5%,動銷品種10萬余種。出版“走出去”保持平穩態勢,近三年年均版權輸出929項。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走好電影國家隊“第一方陣”,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企治理,積極探索文化企業改革發展的最佳實踐。中影入選上市公司“ESG優秀實踐案例”“投資者關系管理優秀實踐案例”“業績說明會最佳實踐案例”。
中影堅持在選好題材、講好故事、創作精品上下功夫,積極打造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好作品,2022年出品并投放市場影片14部,累計實現票房145億元,占同期國產影片票房的57%。中影出品影片榮獲金雞獎、“五個一工程”獎等74個獎項。2022年發行影片448部,實現票房近213億元,約占全國票房總額的78%,年度票房前十影片中9部為中影發行。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28.85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112.72億元。
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精心策劃“慶祝二十大勝利召開紅色主題演出季”等演出,推動《千里江山》《風華正茂》等一批經典和原創劇目在全國巡演。啟動“文化保利 潤澤鄉村”鄉村振興項目,展示7個幫扶縣的特色文化,成功入選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項目。
保利集團運營管理劇院76家,布局全國22個省級行政區的68座城市,2022年完成演出7890場。打造中文原創音樂劇《摘星辰》,出品制作《綻放》等10部劇目。2022年,保利藝術品拍賣成交總額36億元,創新“網絡拍賣服務平臺”,實現網絡拍賣成交額2.03億元。2022年,集團主營業務收入558.40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55.31億元。
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堅持高質量發展,持續做強做優文化和旅游主業。2022年,建成并開放襄陽華僑城奇幻度假區奇幻谷大型宇宙探索文化主題樂園,聚合多元化主題樂園、都市文化和商業休閑三大集群。同年開放衡陽瑪雅主題水公園,填補了湘南地區大型文旅項目市場空白。集團創新文化節慶、文化IP、文化演藝、文化科技等業態融合模式,旗下北京歡樂谷、順德歡樂海岸PLUS項目成功獲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成都市安仁古鎮景區入選國家5A級景區;華僑城文旅科技集團入選廣東省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22年,華僑城集團主營業務收入1123.42億元,資產總額5824.31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1515.50億元。其中文化運營收入673.8億元,占總收入的60%;文化及相關產業投資額303.1億元,占投資總額的60.5%。
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為主線,推動廣電網絡實現高水平改革、高效能治理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廣電股份團結帶領全國各級廣電網絡企業,深入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全國31個省區市廣電5G網絡服務全面啟動,基本形成“有線+5G”融合傳播新格局。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深入推進共建共享,完成48萬站700MHz基站部署,可使用4G、5G基站達到360萬座,有力保障了廣電5G網覆蓋質量,開創了全球范圍內廣電網與通信網融合發展的先河。2022年,公司新增發明專利19個,專利數達741個。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取得重大突破,被列入《黨的十八大以來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百件要事選編》。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368.26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826.56億元。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2022年,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全力以赴穩創收、拓增量、控成本、出效益,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07.25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利潤4.73億元??偣揪劢怪卮笮麄鲌蟮?,高質高效完成重點任務,推出一批大作力作。精心承制《領航》《征程》等精品節目,原創推出《智慧冬奧》《航拍中國(第四季)》等一大批內容精品,出版發行20部二十大主題音像制品及多語種主題出版物合輯。全力打造精品集群,紀錄片《遇見最極致的中國》《民宿里的世界》等好評如潮;動畫系列片“大頭兒子”等備受關注;融媒體節目《絲路,我們的故事》《筑夢冰雪》等傳播效果備受肯定;推出《跨越》《筑夢》等國際合拍片,廣受海內外好評;2022年總公司創制的影視、出版物作品累計獲得“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新聞獎、“飛天獎”、“星光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75個。
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影視、游戲、電競等多領域運營的文化創意企業。公司把準時代脈搏,心系人民立場,出品多部影視佳作,其中影視劇《和平之舟》榮獲第33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心想事成》被評為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優秀作品代表;《燦爛!燦爛!》《火紅的鳳凰木》被評為北京市“十四五”電視劇重點規劃項目代表。2022年完美世界在代理的電競《CS:GO》中推出首個中文音樂盒《花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4000萬用戶首次聽到了中國非遺文化瑰寶秦腔之美。完美世界堅持“內容為體、技術為翼”,《虛擬數字人的自研與創新》項目入選第八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業態創新示范案例”。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75.63億元,凈利潤14.00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94.76億元。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22年,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了一大批精品出版物,《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入選“五個一工程”特別獎,全國發行300多萬冊。
公司全年共有73種出版物獲國家級獎勵或入選重點出版項目,“四名工程”建設經驗做法入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读瞬黄鸬闹袊恕埠蛧⑿劭5牧α俊返?4種出版物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紀念碑研究》等3種出版物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物重點選題。集團公司所屬6家圖書出版社全部入選“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出版100強”,全年22種圖書單冊銷售超10萬冊。2022年,公司完成主營收入66.38億元,實現凈利潤10.31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104.96億元。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不斷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做大做強出版主業,目前已發展成為集書刊出版、印刷印務、實體書店、藝術品經營四大業務板塊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出版傳媒集團。
公司參與出版的“足跡”系列入選“五個一工程”特別獎,《千里江山圖》入選圖書類優秀作品獎;5種選題入選2022年度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20個項目獲202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19個項目獲2022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80個項目入選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重點出版項目(第一批);《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T.S.艾略特傳:不完美的一生》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旗下“朵云書院”“十萬個為什么”入選第四屆“上海十大文化品牌”。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31.45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50.04億元。
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創立于2011年的科技型文創企業,陸續推出了“原神”“鹿鳴”等原創IP及互聯網產品,先后榮獲“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等榮譽稱號。米哈游將內容生產力作為技術突破的主要方向,截至2022年,米哈游在文化產品的工業化生產、人工智能技術以及云計算方面已有深度布局,申請發明專利超400余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超50余件)。米哈游以中國元素為起點,打造國外玩家了解中國的窗口,將中國元素作為“游戲出?!钡闹匾?,推出了《流光拾遺之旅》,用非遺的形式展現《原神》璃月地區的仙家傳說與市井生活。米哈游還將非遺手藝人制作作品的過程,拍攝成紀錄片,翻譯成14種語言版本,向全球玩家展現非遺魅力。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273.40億元,凈利潤161.45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374.02億元。
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國內全渠道視頻集成與分發平臺及獨具特色的文化內容、文娛消費等資源,并依托產業優勢,打造以東方智媒城為代表的多個文化產業集聚區。旗下百視TV、百視通IPTV、OTT、東方有線大小屏堅守主業陣地,激活發展動能,用戶規模穩定。
截至2022年底,百視TV App全平臺(含OTT)峰值月活數達2038萬;IPTV全國用戶達6100萬,OTT用戶達9800萬,上海市有線電視付費用戶達371萬戶。文化地產、影視創制等重大項目穩步推進。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破曉東方》于2022年12月在央視1套播出,收獲不俗反響。公司順應數字中國戰略和行業趨勢,聚焦智慧廣電生態體系建設,拓展智慧大屏、廣電5G、元宇宙應用等創新賽道布局。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2022年,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把建設世界一流出版傳媒企業作為緊要任務,連續14屆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位列2022“全球出版50強”第10位。推進《江蘇文庫》、百卷本“抗日戰爭專題研究”叢書、“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等重大項目出版開發。支持實施文學、學術、科普、教育四大原創工程,籌備第四屆鳳凰作者年會,完成第二屆“鳳凰文學獎”、首屆“鳳凰書評獎”評選工作。持續推進教育出版精品體系建設,統籌協調教育產品自查、修訂、迎檢、付印工作。繼續對鳳凰書苑、鳳凰易學等重大項目、鳳凰新媒體矩陣建設等近50種單體項目予以專項資助。不斷拓展文化“走出去”,圖書版權輸出433種。2022年榮獲100多項國家級獎項,《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傳》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13種圖書入選“中國好書”月榜。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62.49億元,凈利潤38.98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441.98億元。
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曾兩次被中宣部等四部委聯合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稱號,連續十三年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江蘇有線實行省市縣三級管理,在全省13個設區市全部設立分公司,所有縣級廣電網絡均納入統一運營管理,基本實現“一省一網”。2022年,江蘇有線充分發揮自身“黨媒政網民屏”屬性優勢,開啟了“新5G、新寬帶、新電視”融合發展的新格局,5G放號運營取得突破性進展,用戶規模全國領先。統籌抓好統一技術體系和廣電5G建設,推動廣電5G核心網東部中心節點項目成功落戶南京,廣電5G建設先后取得12項“全國率先”的優異成績。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74.30億元,凈利潤4.06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228.22億元。
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
2022年,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堅定信心、勇毅前行,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聞宣傳有聲有色,濃墨重彩做好黨的二十大宣傳報道,推出《潮起東方》等系列融合報道和新媒體產品。
集團不斷深化媒體融合,依托自有“荔枝云”平臺打造的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通過竣工驗收。荔枝新聞、我蘇客戶端用戶數分別突破4500萬、1000萬。江蘇廣電獲評2022年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先導單位,“虛擬形象創作與應用”項目獲評典型案例。電影《守島人》、電視劇《灣區兒女》獲“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數風流人物》入選總局2022年度“中國電視劇選集”。多檔節目入選季度優秀廣播電視新聞作品、創新創優節目。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43.65億元,凈利潤2.31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229.55億元。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著力構建線上線下原創精品出版、知識服務主賽道長周期競爭優勢,做好新時代黨政理論讀物出版發行、閱讀推廣等工作。
2022年,公司推出的《望道:〈共產黨宣言〉首部中文全譯本的前世今生》《干在實處 勇立潮頭——習近平浙江足跡》榮獲“五個一工程”特別獎?!都t船啟航》《過往》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吨袊吆喪贰贰稙跆m牧騎的孩子》獲2021年度“中國好書”榮譽?!吨袊浆F代化新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等8個項目入選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入選數量居全國出版集團并列第一位?!读暯娇茖W的思維方法在浙江的探索與實踐》等17個項目入選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陳文述全集》等2個項目入選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36.62億元,凈利潤16.47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218.96億元。
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全資設立。2022年,浙報控股總資產152.01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90.61億元,均實現同比穩中有升。主營業務收入65.71億元,凈利潤5.47億元。浙報控股連續多年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亞洲品牌500強”,并獲得“亞洲報業十大品牌”稱號,連續六年榮獲“全國文化企業30強”稱號。浙報控股擁有16家媒體,2022年共有3件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紅旗出版社《百年大黨何以引領新時代》入選國家出版基金2022年主題出版項目。
2022年,浙報控股全年獲得10項專利、58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為文化領域提供科技支撐的相關產品收入占總收入5.6%。浙報控股不斷擴大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具備先發優勢產業的投資規模,全年完成各類投資5.91億元,其中文化產業類投資5.75億元,占比約97%。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積極踐行文化強國戰略,持續以新主流價值引領和多類型多題材的影視內容創作為核心,以第一或唯一出品方出品并播出(上映)的影視劇12部,其中《我們這十年》《萬里歸途》兩部作品入選中宣部和國家廣電總局“迎接黨的二十大”主題電視?。娪埃?。影視生態、職業教育、文創基地等產業逆勢發展。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24.65億元,凈利潤4.16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69.95億元。
華策影視集團持續深耕國際影視市場,建立了從自主發行、一劇一談、節展銷售和線上云平臺推介、新媒體自主運營的立體發行模式,影視文化內容出口額占全國1/4,華語影視聯播體“華劇場”海外用戶達1500萬人;全球影視版權交易云平臺入駐影視機構超4000多家,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華數數字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華數數字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是大型國有文化傳媒產業集團,也是國內領先的有線電視網絡和新媒體運營商,兩次被中宣部等四部門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優秀企業”稱號,連續三年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多次獲得“浙江省重點文化企業”“浙江省服務業百強企業”等榮譽,旗下已有10家子公司入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華數集團貫徹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堅持改革、創新、市場三輪驅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雙效提升。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投入6.8億元,比上年增長35.5%。新組建華數科技公司,重點打造基層治理、智慧空間、物聯網等基礎能力平臺。2022年,公司實現合并營業收入115.55億元(其中主營收入114.46億),截至2022年底凈利潤8.97億元,公司總資產379.05億元,凈資產165.17億元,經營指標繼續保持行業領跑地位。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率先以出版業務整體上市。截至2022年底,榮獲國家“三大獎”118項,千余種圖書獲各級各類優秀出版物獎;21個項目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61個項目被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項目,57個項目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項目;26個項目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
2022年,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6.4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約3.49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53.25億元。2022年,入選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10項,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5項,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專項規劃6種,圖書《樺皮船》榮獲“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覺醒年代》榮獲“五個一工程”獎、第3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獎。
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3次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連續17次進入“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全民閱讀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集團控股的江蘇大眾書局榮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先進出版單位獎”。
2022年,安徽新華發行集團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9.52億元、凈利潤7.26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142.5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28%、16.25%、2.86%,公司總體經濟規模連續9年保持全國同行業第一。集團重點主題出版物發行獲得新突破,《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累計發行345.2萬冊,黨的二十大文件及學習輔導讀物發行887.11萬冊,位居全國前列。制定公共圖書館運營服務標準,承接運營126家城市閱讀空間。
江西省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江西省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同業唯一擁有3家A股文化主業上市公司和1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的國有文化企業。2022年,集團突出主責主業夯實發展根基,推進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加快多元拓展優化產業格局,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投入幫扶資金、物資約631萬元。推進江西“文企貸”“文旅貸”業務,全年入庫企業700余家,助力文旅小微企業發展。
2022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6.58億元,同比增長2.44%;凈利潤20.95億元,同比增長2.81%;總資產為434.46億元,同比增長13.76%;共獲全國性各類榮譽186項,同比增長6.2%。其中,圖書《琵琶圍》榮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集團市場圖書在全國綜合零售市場碼洋占有率排名第三,實洋占有率排名第七。
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15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09.51億元;2020年至2022年,營業總收入年均增長4.94%,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5.33%。2022年實現凈利潤16.66億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41億元,同比增長9.25%;較2020年度增加2.7億元,增長19.33%。截至2022年底總資產達205.66億元,凈資產達133.61億元,較三年前分別增長27.37%、24.19%。
2022年,公司共獲國家級重要獎項、精品出版工程、重點工程156項;5種選題入選2022年度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14種項目入選202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2022年度實施重點技術攻關11項,解決制約文化出版產業發展的技術難題9項,制定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5項,其中突破1項“卡脖子”技術課題。獲得2022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全年輸出版權124種。
中原出版傳媒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022年,中原出版傳媒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聚焦主業主責,突出轉型創新,強化戰略合作,總體經營發展保持良好上升態勢。2022年度,該集團資產總額達203.25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123.8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85.31億元,凈利潤9.9億元。集團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位居全國第7位,第8次榮膺“全國文化企業30強”,第9次榮獲“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集團堅持做強主題出版、優化出版供給,推動出版創新、鞏固出版陣地。全年獲得國家級獎勵資助項目52種,省部級獎勵資助項目221種,版權輸出項目簽約193種;《長征路上小紅軍》等4個項目入選中宣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秘境回聲》等3種圖書入選中國好書月榜,均為近年來最好成績?!对S宏的考古“方”》榮獲2022年度“最美的書”。
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穩扎穩打,出版、發行、媒體等主營業務逆勢上揚。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3.01億元,同比增長11.34%;凈利潤14.84億元,凈資產154.47億元,在全國新聞出版類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公司連續十四屆躋身“全國文化企業30強”,再次入圍全球出版企業50強,連續十三屆蟬聯“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首次入選“全國版權示范單位”,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2022年,公司圍繞新時代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策劃實施《我們湖南這十年》等84種重點選題。一般圖書市場實洋占有率在全國出版集團中排名第三,作文、科普、藝術等11個傳統優勢品牌繼續保持細分市場領先?!侗枷蚬餐辉!帆@“五個一工程”圖書獎,《戴花》等5本圖書入選“中國好書”月榜,《十村記:精準扶貧路》等35種出版物獲第三屆湖南出版政府獎。
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
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湖南廣電旗下的新媒體上市企業,堅持黨媒姓黨、絕對忠誠,把壯大主流輿論作為首要任務,多維度構筑正能量傳播矩陣。
2022年,芒果TV累計上線各類綜藝節目77檔、影視劇163部,其中《聲生不息·港樂季》獻禮香港回歸25周年,入選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精品創作傳播工程”;《麓山之歌》《底線》等4部劇入選國家廣電總局“2022中國電視劇選集”。公司創制的新聞大片《我的青春在絲路》《功夫學徒》《閃耀的平凡》《我們都是追夢人》獲中國新聞獎。2022年,芒果超媒牢牢穩住核心業務基本盤,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7.04億元,凈利潤17.66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188.06億元。芒果超媒自有國際傳播平臺——芒果TV國際APP持續探索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表達,已覆蓋全球超過195個國家和地區,下載量超1.18億次。
廣東省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省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是全國首批成立集團的出版改革試點單位,控股南方傳媒、廣弘控股兩家主板上市公司。2022年,公司總資產274億元、凈資產123.33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5.40億元、凈利潤10.56億元,上繳利潤2.83億元,印制發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323萬冊和黨的二十大文件及學習輔導讀物350萬冊,發展質量持續提升,集團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
《平安批》榮獲“五個一工程”獎,2種圖書榮獲2021年度“中國好書”,5種選題入選中宣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11個項目獲得202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支持。扎實推進《嶺南文化辭典》《嶺南文庫(特輯)》等重大出版工程,2種選題入選《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全年輸出版權311種,再創歷史新高,累計與57個國家建立合作關系。11種圖書獲“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絲路書香工程”等國家級專項資助。
廣東南方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南方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2019年在創業板上市,是廣東廣播電視臺旗下新型媒體企業,是首家實現獨立IPO上市的播控平臺運營公司。2022年,公司獲得第十四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提名企業、“全國創業板上市公司價值50強”等榮譽。2022年,公司凈資產34.69億元,實現主營收入14.15億元、凈利潤6.91億元。
截至2022年底,公司IPTV基礎業務有效用戶達到1985萬戶,同比上升1.38%。新媒股份累計獲得專利53項,軟件著作權123項,2022年獲得專利3項,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以及ISO27018公有云個人信息保護管理體系三大國際認證。打造的數字版權保護系統成為首個通過我國數字版權管理(DRM)服務認證系統;牽頭開展的“面向智慧電視終端的沉浸式可交互全空間自由視點直播技術集成應用”等3個項目成功入選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及網絡視聽中長期科技計劃項目。
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有限公司是以出版發行為主業、布局多種文化業態的大型國有文化企業。近年來,公司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發展理念,聚焦主責主業,推動融合創新,在改革發展中取得顯著成效。四川新華擁有全資子公司8戶、控股子公司4戶。2022年發行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項目和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等各類出版物合計986種,其中四川新華旗下出版社出版12種。2022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1.16億元,其中圖書出版與發行部分收入110.55億元,同比增長4.4%;凈利潤13.26億元,同比增長2.8%;凈資產154.18億元,同比增長11.4%。
2022年,四川新華出版堅持“原創化、特色化、融合化”的發展戰略,強化選題規劃打造精品力作?!段矣靡簧鷲壑袊窐s獲“五個一工程”獎?!栋褪駷l危文化系列:通江民間歌謠校補圖注》榮獲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武隆年鑒(2020)》榮獲第八屆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獎特等獎。
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始終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己任,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影視劇、圖書出版、廣播劇、文化演藝等領域積極布局,用精品力作深情謳歌偉大新時代。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77.91億元,凈利潤0.53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201.52億元。投資創作的《大秦賦》系列歷史正劇發行到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出品的電視劇《功勛》《裝臺》《理想之城》榮獲“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等6項重量級大獎。全年出版新版圖書735種,廣播劇10余部,制作出品的廣播劇《黑色沃土》榮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全年舉辦“永遠的紅樓夢”、交響樂大雁塔戶外公演等各類文化演出及各類圖書閱讀活動近1000場,承辦的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共吸引來自90個國家和地區的1598部影片報名參與競賽單元,全球曝光率破1億次。
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自成立以來,公司出品、發行影片超過280部,具備變現能力超過160部,是累計票房率先突破600億元的民營電影公司。2022年,博納影業主營業務收入1.05億元,凈利潤0.84億元,截至2022年底凈資產108.24億元。
2022年,公司推出的影視作品獲得全國性獎項共計6項。公司緊緊圍繞創作生產優秀電影作品這一中心環節,作為主出品方推出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平凡英雄》。全年實現票房44.87億元,其中公司主投主控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單片累計票房達40.67億元,摘得2022年度票房榜冠軍,位居中國影史票房第八位。由公司主投主控的“長津湖系列”影片最終共取得超過98億元的票房,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系列電影,共吸引了2.3億人次走進電影院,創造了中國影史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