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起奪取全國決定性勝利的曙光——探尋遼沈戰役里的紅色記憶
發表時間:2021-02-2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沈陽2月23日電(記者曹智、陳夢陽、李錚、丁非白)在遼寧錦州市區西北,有一座公鐵立交橋——士英橋,橋邊的路基上就是著名的梁士英炸地堡遺址?! ?/p>

  “遼沈戰役時,部隊打到錦州城西北角,一座地堡始終沒有拿下。爺爺主動沖到地堡下,把爆破筒塞進了敵人的地堡里。他剛要轉身,敵人就把這個爆破筒從地堡里給推了出來,這個時候爺爺就用自己的身體把地堡槍眼給堵住,與敵人同歸于盡了?!迸渌貞鸲愤z址保護中心講解員梁丹丹每次講起這段往事都難過不已?! ?/p>

  梁丹丹是梁士英烈士的孫女,23歲來到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工作,因為她從小就一直有一個想法:要在這兒,陪著爺爺?! ?/p>

  錦州地處遼寧省西南部,歷來是軍事重鎮,被稱為東北的“咽喉”。73年前,遼沈戰役在錦州打響,103萬東北人民解放軍浴血奮戰?! ?/p>

  東北有多重要?1945年6月,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指出:“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么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1948年,東北境內國民黨軍隊被人民解放軍分割包圍在長春、沈陽、錦州三塊孤立的地區內,只有北寧線作為同關內聯系的通道。殲滅在東北的敵軍,就能獲得解放戰爭的戰略總后方?! ?/p>

  1948年9月7日,中共中央軍委及毛澤東同志電令東北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遼沈戰役?! ?/p>

  一場關乎中國前途命運的戰略大決戰在遼沈大地打響?! ?/p>

  1948年10月14日11時,東北野戰軍錦州前線指揮所在城西北的牤牛屯村發出了總攻命令。經過一番激戰,除錦州城東第八縱隊外,各主攻部隊全線突破?! ?/p>

  九位沖鋒戰士冒著炮火奮勇向前——在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內,一幅主題為“決戰決勝”的大型浮雕,讓人深刻感受到這場戰役的勝利來之不易?! ?/p>

  在錦州城外圍作戰中,配水池戰斗最為慘烈。戰斗遺址上密密麻麻的彈孔訴說著當年激烈的戰斗場面?! ?/p>

  這里原是日偽時期建設的一個鋼筋水泥結構的供水站,居高臨下,易守難攻,與附近的據點形成了錦北外圍的防御體系?! ?/p>

  “擔任攻打配水池任務的是第3縱隊7師20團1營,他們提出‘攻配水池的都是打鐵的漢’的響亮口號。1948年10月12日8時,1營發起沖擊,激戰到傍晚5時,一個營最后能戰斗的只剩下6個人?!迸渌貞鸲愤z址保護中心主任劉軍講述?! ?/p>

  得人心者得天下。在眾多學者看來,包括遼沈戰役在內的解放戰爭的最終結局,其實早已注定?! ?/p>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最終獲勝的根本原因?!边|寧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副所長孟月明說?! ?/p>

  “戰場上,人民軍隊指揮員‘跟我上’與國民黨軍督戰隊‘給我上’形成鮮明的對比?!边|沈戰役紀念館館長劉曉光說,在戰場之外,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先上戰場,人民群眾踴躍支前?! ?/p>

  東北民主聯軍(1947年更名為東北人民解放軍)自1945年在東北組建,屢屢以弱勝強不斷壯大,從最初的13萬人,到遼沈戰役開始前,擁有野戰部隊70萬人、地方部隊30多萬人。這與廣大群眾的支持分不開?! ?/p>

  遼沈戰役勝利后,國民黨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總兵力上升至300萬人?!爸袊能娛滦蝿葸M入一個新的轉折點,即戰爭雙方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遼沈戰役結束后的第5天,毛澤東為新華社撰寫評論《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說,“這是中國革命成功和中國和平的實現已經迫近的標志”?! ?/p>

  “遼沈戰役特別是錦州之戰的勝利,為新中國成立迎來曙光?!眲怨庹f?! ?/p>

  70多年風云變幻?! ?/p>

  如今,中國已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百姓的生活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p>

  “在遼沈戰役期間,西柏坡和牤牛屯兩個小村莊間往來電報近百封,牤牛屯這個小村莊見證了遼沈戰役勝利的全過程?!眲怨庹f?! ?/p>

  硝煙散去,如今的牤牛屯村已經成為錦州有名的紅色精神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點。隨著紅色旅游的不斷升溫,牤牛屯村的面貌日新月異。村里的道路全部建成了柏油路,路邊的數百盞路燈照亮了家家戶戶,自來水入戶100%,每家都建成了沖水廁所?! ?/p>

  戰爭期間,人民群眾推著小車支援前線;和平年代,軍民魚水情更深?! ?/p>

  錦州市地藏寺滿族鄉十年九旱,土壤貧瘠,是遼寧省脫貧攻堅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2018年以來,錦州軍分區協調24個團級以上駐軍單位與當地政府協同攻堅,實現了整鄉脫貧?! ?/p>

  地藏寺滿族鄉楊樹溝村村民高柱民雙目失明多年,老伴患有帕金森綜合征,老兩口僅靠低保維持生活?! ?/p>

  錦州軍分區得知情況后,馬上協調當地駐軍和政府,通過低保、殘疾補助、建檔立卡戶分紅等多種方式幫助他們,如今高柱民老兩口每年能有1萬多元的收入?! ?/p>

  “像我們這樣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每月不僅有分紅拿,生大病了村里的集體經濟還能給些補助,真是做夢也不敢想的呀!”高柱民說?! ?/p>

  “錦州是一座英雄城市,軍隊跟老百姓之間魚水情是天然的。我們要把這種好的傳統傳承下去,共同創造錦州美好的未來?!卞\州市委書記王德佳說。

Scan me!
責任編輯:王欣舒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