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醫院第二批對口支援西藏洛隆醫療隊隊員 韓棟
2017年5月14日
這里又出現了一個地名:康沙。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洛隆縣康沙鎮。據說在洛隆縣還叫洛隆宗的時候,康沙才是洛隆的政治文化中心。1959年洛隆宗與邊上的碩督宗合并成立洛隆縣,縣址才由康沙遷至現在的孜托鎮。從地理上說,康沙鎮是距離縣城最近的一個鎮,大約有35公里的路,也就是開個40分鐘的車,然后爬過一座海拔4460米的德嘎拉山。值得一提的是,康沙鎮可以看到一座五指山,景色甚美。
發出會診邀請的是洛隆縣的副縣長吳保忠,其實他也是一名援藏干部,來自福建泉州。在他下鄉期間,聽得縣宣傳部的柳部長說,在康沙鎮有著這么一戶因病返貧的困難藏民。這次,他得知我們華山醫院派來了第二批援藏醫療隊,便邀我們前往會診。我們得知這一會診要求的時候是3月20日,也就是我們進藏的第4天。由于兄弟姐妹們都還有著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所以下鄉會診的任務也就交在了我的身上。
3月21日一早,我便隨著吳縣長等一行人前往康沙。在翻過了德嘎拉山后,我們便進入康沙的地界,隨著五指山從我們的右側轉到左側,我們便來到此行的目的地:康沙鎮查然村。下得車來,隨著村長又沿著村內的小路爬了一會兒,才來到這一家藏民的家中。家的結構很簡單,一間土屋,一個院子。
走進屋子,第一印象就是暗。外面艷陽高照,屋內也有電燈,但我的眼睛還是適應了好一會兒才看清屋內的陳設。整個家都是一間屋子,約20個平方??看暗牡胤绞且慌糯?,而另一邊則是簡單的木架子。架子上放著一些生活必需品。角落處有一個柜子,柜子上擺放著一個老舊的電視機,也不知道還能否打開。屋子的中間沿床擺放有藏式的茶幾(也就是桌子)與一個火爐。屋子的主人正躺在床上朝著我們笑呢。
經過村長等人的翻譯,我們得知,這位藏民叫做布嘎,今年37歲。10年前,他在出外打工的時候,不慎從摩托車上摔下,導致截癱,雙下肢無功能,大小便失禁。多虧他有一位賢惠的妻子仁青巴姆,10年來對他不離不棄,照顧得無微不至,這才使我們沒有從他的身上聞到什么明顯的異味。由于受傷已有10年,家中早已沒有當年的病歷與影像學資料,我只能通過體格檢查來判斷他的受傷程度。檢查后,我初步判斷其為T5水平的截癱,雙下肢明顯肌萎,但萬幸的是,他雙上肢的功能沒有受到影響。
布嘎向我們表達了他的愿望:如果能夠有辦法讓他離開屋子,到院子里曬曬太陽就心滿意足了。他傷后已10年,雙下肢的肌肉早已萎縮,想讓他通過手術的方法恢復下肢的功能無異于天方夜譚,通過與福建援藏醫生張謀智商量后,我們決定用輪椅來完成他的愿望。在村長的翻譯下,我向布嘎解釋了我的解決方法。雖然我聽不懂他說了什么,但從他的臉上我看到的是喜悅與期待。
返程后,我多了一個任務,為布嘎選擇一款合適的輪椅。(未完待續) (經中國衛生計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推薦)
- 上一篇:
-
陳光、魯靜:眼科夢 光明夢
已是第一篇
-
陳光、魯靜:眼科夢 光明夢
- 下一篇:
-
黃玉梅:護理創新守健康 你我共托中國夢
已是最后一篇
-
黃玉梅:護理創新守健康 你我共托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