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松-中國文明網
姓名: 王楚松
事跡: 七旬五保老人為償“愛心賬” 堅持公益捐助18年
類別: 誠實守信
省份: 湖南
時間: 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
發表時間:2024-10-14 來源:誠實守信
字體:
打?。?/a>

  王楚松,男,1951年11月生,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梓門橋鎮新犀村村民。他一生未婚卻舐犢情深,咬牙將三個年幼侄女撫養長大,并幫弟弟還清生前債務;他重恩踐諾,一筆筆記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收到的“愛心賬”。他十八年來盡力幫助有困難的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守信互助的真諦。王楚松曾獲湖南省道德模范、“湖南好人”等榮譽。

  舐犢情深 只身養大3個侄女

  王楚松自幼便失去了父母的庇護,與弟弟相依為命。1991年,弟媳因意外離世,家庭的陰霾尚未散去,1994年弟弟又被肝癌奪去了生命,留下了三個年幼的侄女,最年長的不過九歲,而最小的僅僅三歲。在弟弟臨終前的囑托中,尚未步入婚姻的王楚松滿含熱淚地承諾,將毅然肩負起撫養這三個孤苦無依的侄女的責任。

  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他的肩上,三個孩子等待著喂養,王楚松孤身一人,卻從未退縮。他嘗試過包魚塘、喂豬、拖板車、挑紅磚,甚至下煤窯、做藕煤,還耕作著四畝多的田地。只要是農村里能掙錢的活計,王楚松都一一嘗試,無怨無悔。

  曾有人出于善意,上門提議收養一個孩子,以減輕他的負擔。但王楚松,想到弟弟和弟媳生前的囑托,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對他來說,這份責任不僅是對逝去親人的承諾,更是他內心深處最堅定的信念。

  以誠踐諾 記下筆筆“愛心賬”

  自1997年起,三個孩子相繼邁入初高中的校門,生活費用和教育支出瞬間激增,使王楚松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幸運的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為三姐妹的學業提供資助;學校的師生們也多次組織捐款活動,確保她們能夠順利完成學業。面對這些無私奉獻的好心人,王楚松內心充滿了感激。他鄭重地將每一筆愛心款項記錄在本子上,更深深地銘刻在心間。

  除了撫養三個孩子,王楚松還肩負著償還弟弟生前因建房和治病所借債務的重任。弟弟曾向村民王佑喜借款45元用于治病,但王佑喜已離世。王楚松費盡周折,終于找到王佑喜的兒子,并堅持“借一還十”的原則,歸還了五百元。盡管王佑喜的兒子認為這是民間的互助行為,屬于捐款而非借款,堅決不肯收下,但王楚松卻執意要求他接受這份還款。在弟弟離世后的兩三年時間里,王楚松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終于還清了弟弟因建房和治病所欠下的一千五百多元債務。

 感恩善舉 十八年幫助“同路人”

  當侄女們長大并踏入社會后,王楚松開始以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償還那份“愛心賬”。2006年,他得知漣源市有位姓楊的骨結核病患者家境困難,便毫不猶豫地將侄女給他的兩千元過年錢寄給了楊某。之后的幾年里,他又多次向其他困難家庭伸出援手。甚至在2020年收到愛心基金的一千元后,他也全數轉捐給了有需要的群眾。

  作為一名五保戶,王楚松的經濟狀況并不富裕。他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侄女的贍養費和偶爾的慰問金。盡管如此,他仍堅持將大部分收入捐出,只留下基本的生活費用。在過去的十八年里,他累計捐贈了超過三萬元的善款。如今,他依然居住在簡陋的老屋中,吃著自己耕種的糧食和蔬菜,家中僅有的電器是一臺老式電視機和電風扇。在寒冷的冬天,他常穿的那件軍綠色外套已顯破舊,而他自己也長期患有風濕等疾病。

  在王楚松的榜樣作用下,他的三位侄女也被培育出堅韌獨立、慷慨助人的性格。每當遇到捐款活動,她們總是竭盡所能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日常生活中,她們更是積極地向有需要的老人們伸出援手,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與物資支持,用實際行動傳承著家族的善良與愛心。(責任編輯:劉朝靈 劉智玲)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