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正安,女,1971年12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益陽市汽車路街道人民路社區面館經營者。她俠義心腸,利用自家面館幫助困難群眾;她友善鄰里,持續多年照顧年邁癱瘓鄰居母女;她心系居民,發揮黨員奉獻精神,被居民親切地稱為“新時代的活雷鋒”。廖正安曾獲“湖南好人”等榮譽。
一家面店撐起一個家 她用真情助人
十多年前,廖正安和丈夫雙雙下崗,生活艱難。在社區的支持和鄰居的幫助下,2007年,她在所住的食為天巷支起了個小面攤。夫妻倆用心經營,從沒有固定場所的小面攤發展到有一定規模的“志新面館”。
為了回報社區鄰里的幫助,店里遇到環衛工人、殘疾人、困難居民來吃早餐,都會給予優惠甚至免費。曾經,面店里來了位流浪女子,衣著破爛,廖正安趕緊拿出自己的一套衣服給女子換上,又連忙下了一鍋面條??粗永峭袒⒀?,廖正安心生憐憫,對女子說:“以后你每天來我店里,我給你下面條吃!”此后一年多,流浪女子每天都會過來,廖正安也為她提供了一年多的面條。
心牽鄰家母女 傾心照顧如親人
在鄰居謝淑英母女心里,廖正安就像照進她們生命中的一道光。謝淑英的女兒鄧艷紅初中時得了脊髓灰質炎,隨著年歲增長,肢體行動越來越困難。丈夫去世后,謝淑英只能獨自照顧因病癱瘓的女兒,隨著女兒病情加重,漸漸年邁的她,越來越力不從心。廖正安見她們生活困頓,下定決心要幫助他們,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每當家里有什么事,謝淑英就站在自家陽臺,喊在面店里忙活的夫妻倆。夫妻倆總是隨喊隨到,大到陪同去醫院看病、采購生活物資,小到換燈泡、裝開關,夫妻倆跑前跑后,從無怨言。謝淑英老人眩暈癥特別嚴重,住院治療期間,廖正安便將老人女兒鄧艷紅接到自己家中照顧。店里的事情很多,她特意找了個親戚來幫著做事,自己將重心放在了照顧老人女兒身上。
廖正安家里做了好吃的,總要給她們母女倆送些過去。每年除夕,兩家人都在一起過。廖正安夫妻把做好的飯菜,一趟一趟地往謝淑英老人家里提,老人也會做幾道拿手好菜,這特殊的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經過廖正安夫婦十八年如一日的照料,謝淑英母女與他們已經成了沒有血緣關系的一家人。
她是社區急先鋒 大小事務都參與
廖正安熱心參與社區事務,從普通居民逐步成為樓棟長、鄰長、居民代表小組長,社區開展政策宣傳、安全巡查、垃圾分類宣傳等工作時,她總是沖在最前面。她積極聽取社情民意,及時向社區反饋,幫助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社區組建夜間巡邏隊,她率先報名參加,工作中她和隊友向住戶宣講防詐騙等相關知識同時,用日復一日的堅持守護著小區的安寧與祥和。
廖正安還是社區愛心食堂的志愿者,從2021年愛心食堂開始運營起,她每天都來食堂義務勞動,買菜、洗菜、炒菜、送餐,不惜力氣。她了解每一位來食堂就餐的老年人,李爺爺不能吃辣、曾奶奶要吃軟些的米飯、譚叔叔每天要送餐上門……要是有人沒來打飯的,她還要一一打電話或上門確認情況。她用心為社區老年人制作卜豆角、卜辣椒、調味辣醬等特色小吃,研究適合老年人食用的菜譜,食堂里來用餐的老人都贊不絕口。為開源節流,社區開辟了一個愛心菜園,她又是菜園種植大軍中的先鋒。
廖正安就像一面鮮艷的旗幟,她的善舉深深觸動了人心,溫暖并激勵著四周。她是居民心中的熱心守護者,是社區不可或缺的溫暖力量。(責任編輯:劉朝靈 莫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