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一百年來,在世界現代化潮流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把握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不懈探索、接力奮斗,成功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人民意愿的現代化道路,為世界和平、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深刻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這是對中國實踐、中國創造的歷史意義和世界意義的高度概括,標注了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新定位、中華文明發展的新高度。
一、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彰顯著自立自強、創新創造的鮮明特質。世界近代以來的歷史證明,現代化是強國富民的必然途徑,但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超大人口規模、廣闊地域的國家探索現代化道路,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必須立足國情和歷史文化傳統開拓創新、不懈探索。我們在順應歷史大勢中堅定走自己的路,從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到推進“一化三改”、正確處理“十大關系”,到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再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這都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都是對強國復興夢想的堅守和求索。
經過長期努力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砥礪奮斗,我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邁進?,F在,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極大振奮,中國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無比堅定,以創造書寫新篇、以奮斗開創未來成為當代中國的最強音。我們將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更好把握現代化建設普遍性和特殊性、主體性和開放性、延續性和創新性的有機統一,賦予中國式現代化更加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映照著人民至上、為民造福的價值底色。中國式現代化是在黨的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現代化,根本目的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舉全黨全國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還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不惜一切代價救治病患,無論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還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都彰顯了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崇高追求,體現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造福人民的行動價值。
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已經成為現階段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基本目標和現實任務。之所以在今天突出強調共同富裕,是因為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體現著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利益、謀福祉的性質宗旨;是因為我們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階段,只有堅持共同富裕這個方向,才能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凝聚人民團結奮斗;是因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很突出,只有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才能確保我國現代化健康持續發展。正是基于此,我們明確提出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必將為中國現代化邁向更高階段注入強大驅動力。
三、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蘊含著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方向目標。社會主義中國在探索現代化的道路上,始終把發展作為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把全面發展、協調發展、永續發展作為不懈追求。新中國成立后,我們把發展生產作為最緊迫的任務,為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后,我們對發展內涵的認識不斷深化,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思想,為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標定了發展方向、指明了發展路徑。
現在,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關鍵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賦予發展的新內涵、新要求。這個新內涵新要求,就在于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推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就在于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促進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相適應,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就在于我們追求的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這些新內涵新要求,凝結著人類社會對發展規律、發展價值的理性認識,標識著在社會主義道路上推進現代化的前進方向。
四、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昭示著和平發展、包容互鑒的理念追求。中華民族歷來尚和合、求大同,中國人民正從事著光明的、正義的社會主義事業。我們始終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擴張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高遠的視野、寬廣的胸襟,鮮明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共建“一帶一路”等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議,并付諸于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格局和擔當。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也是如此。在創造更加美好生活、建設更加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下,應當尊重各國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現代化道路的努力,加強現代化建設經驗的交流互鑒,豐富人類走向現代化的路徑。我們將大力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努力以現代化建設的新成果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中外哲學社會科學交流的重要平臺,“學術中國”國際高峰論壇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希望大家圍繞論壇主題深入討論,碰撞思想火花、提出真知灼見,也期待大家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繼續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ū疚南抵泄仓醒胝尉治瘑T、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黃坤明2021年10月14日在首屆“學術中國”國際高峰論壇上的主旨演講,刊發時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