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星輝,集火成炬;凡人微光,溫暖四方。10月9日,《中國好人》特別節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會與法頻道首播。節目講述了12位身邊好人平凡而感人的故事。這些“凡人義舉”傳遞了城市的溫度,為社會注入了積極的正能量,更在寧夏引發熱烈反響,激發了廣泛共鳴。大家紛紛表示,將以“中國好人”為標桿,向榜樣學習,向模范看齊,在敬業奉獻中踐行初心使命,在無私奉獻中詮釋忠誠擔當。
敬業奉獻“中國好人”張望梅說:“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義務理發55年的八旬老黨員趙曉鳳,她和團隊志愿者堅持為困難群體義務理發,行走16萬公里,推剪用壞了百把。她的善舉不僅幫助了許多人,更在社會上樹立了助人為樂的典范?!?/p>
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王富國表示:“我被每一位‘中國好人’的事跡感動與激勵,不管走到哪,我都不會忘記黨和部隊的培養,一定盡我所能幫助別人、回報社會?!?/p>
助人為樂“中國好人” 張彥科說:“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僅讓我更加認定了自己堅持從事公益事業的初心,也讓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能夠把自己的公益事業做得更好的方法。我會和‘中國好人’們一起堅持向前,為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p>
孝老愛親“寧夏好人”任秀蘭說:“觀看《中國好人》特別節目讓我內心深受觸動。這些好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和擔當。我作為‘寧夏好人’,要努力傳播正能量,影響身邊人向善向好,用實際行動踐行好人的標準,為社會和諧美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p>
銀川市興慶區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通過手機直播、電視、網絡等觀看《中國好人》特別節目,仔細聆聽了好人們感人至深的故事。大家紛紛表示:“正是這些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平凡英雄,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這個社會的善與美,要以他們為學習榜樣,堅守原則、勇于擔當,為弘揚時代新風貢獻自己的力量?!?/p>
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金花園社區的群眾們觀看了《中國好人》特別節目后,紛紛表示:“‘中國好人’身上體現著熱愛祖國、奉獻人民的家國情懷,自強不息、砥礪奮進的奮斗精神,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見義勇為、敬業奉獻、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孝老愛親的美德,傳遞著溫暖和力量,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p>
銀川市永寧縣勝利鄉干部胡芳說:“身邊的好人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榜樣們的先進事跡也時刻提醒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基層的鄉鎮干部,我們要牢記使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自己普通的崗位上,向身邊好人學習,堅守崗位、不忘初心。對待工作,勤勤懇懇,對待群眾,用心用情,這就是對群眾、對社會最好的反饋?!?/p>
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仁和社區工作人員梁娜表示:“‘中國好人’是指航的道德燈塔,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豐碑。他們在平凡中守望仁義的博大、守望誠信的珍貴、守望善良的溫暖,書寫了偉大時代的凡人善舉,奏響了向上向善的時代贊歌。我們要把榜樣力量傳遞下去,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p>
銀川市民馬一凡說:“看了節目,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不僅要記住‘中國好人’們堅持不懈的優秀品質,還要從他們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將理想信念與實際行動相結合。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為社會的和諧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p>
固原市民王成德說:“這些好人事跡滋潤著人們的心田,激發了全社會的向善之心和正能量。他們的凡人善舉散發著比星辰更璀璨的光芒,奉獻與熱愛成就不凡人生。他們是社會文明風尚的領跑者,是我們身邊的英雄,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善良和奉獻并不是遙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具體行動?!?nbsp;(供稿:寧夏文明辦 寧夏文明網)